
——王佛宗是富平籍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员。他在探寻救国救民道路中,深刻认识到,要拯救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必须唤起民众,团结起来,共同斗争,方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王佛宗(1899—1927),富平县城关街道办莲湖村人。1899年8月1日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7岁入学读书,后在父亲的朋友王作斌家上私塾,继又转入县城第一高小上学。1919年考入西安省立师范学校。
——佛宗在西安上学期间,正值军阀祸陕,兵荒马乱,生灵涂炭之时。对此时局,他深感不安,经常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乡好友畅谈对时局的认识。他酷爱文学和英语,还利用课外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克思、列宁的著作以及《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刊物,思想受到了很大地启迪和教育。他在探寻救国救民道路中,深刻认识到,要拯救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必须唤起民众,团结起来,共同斗争,方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1924年,佛宗从省立师范学校毕业,次年春应聘到富平县第一高小任教。他利用教书的机会在教师和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一高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1925年冬,一高在王佛宗、武景轩组织领导下,联络了100余名教师和学生统一行动,对陈腐过时内容和反动教材不教、不学。并印发了《驱刘宣言》,提出改革教育、争取自由、减免各项纳费、解聘思想愚腐的教职员等要求。为了争取斗争的胜利,学生选派代表到教育局,要求答复学生提出的改良课程,驱逐校长刘恢侠等条件。教育局长汝筱旬不予答复,迫使学潮不断高涨,影响越来越大。慑于学潮的影响,伪县长高耀东只好亲自出马处理此事,但是仍然阻挡不了不断高涨的学潮。于是省、县当局不得不将狼狈为奸、互相包庇的县长高耀东、教育局长汝筱旬、一高校长刘恢侠全部撤职。这次被称为“王武之乱”的学潮终于取得了胜利。王佛宗出色的组织才能,很快得到党组织认可,吸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佛宗在一高任教期间,除组织一高学潮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外,还同何维箴、吕晋五一起在卧龙村小学办起了阅报室,订购了《中国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供群众阅读,以宣传革命的新思想,使群众受到教育。又在卧龙小学办起了“平民夜校”,吸收了几十名青年农民在夜校读书识字,王佛宗亲自担任教员,白天在学校上课,每隔三两晚来夜校讲课,宣传马克思主义,讲国际国内的形势,启发群众的思想觉悟。他亲近每位学员,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深受学员爱戴,每当他离开时,学员们总是依依难舍。
——1926年前后,王佛宗接连遭到不幸,妻子王绒仙、大妹玉香、儿子长生相继病逝,自己又被解聘,失掉亲人的悲痛,支撑家务的困难,像一座座大山一样无情地向他压下来,本来就身体瘦弱胃病不时发作的王佛宗,更显得形销骨立,憔悴不堪。然而胸怀革命大志,积极追求真理,热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王佛宗,有着无比坚强的革命意志,他丝毫没有放松革命活动。由于经常同党维榕、赵宗润一起在家里开会,他身份暴露,1926年8月王佛宗受旬邑县共产党员蒲玉阶聘请,去旬邑县城高小任教。他与在旬邑从事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许才升一起,继续在青年学生中进行革命活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宣扬新文化,发展党团员,不断壮大组织力量。他经常深入农村、学校,建立农民协会、学生会等组织,与蒲玉阶经常利用节日或集市日,亲自带领学生上街宣传,鼓励农民群众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
——1927年初,王佛宗、许才升等发动学生和县城附近农民数百人上街游行示威,向反动县署请愿,要求清理地方财政,反对预征钱粮,收回教育权,在旬邑引起很大震动。这年暑假,他又联络王廷碧、樊凤贤等一批进步青年举办了一个补习班,名为补习英语、数学,实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思想,许才升、王佛宗、程永盛等亲自讲述唯物史观、《资本论浅说》等课程,启发青年的革命觉悟。当时,驻旬邑县国民党军队团长黄彦英带领的部队,纪律松弛,作风败坏,虏掠抢劫,坑害乡里,群众十分痛恨。许才升、王佛宗等领导农民、学生上街游行,揭露黄团罪行,张贴“打倒土匪式军队”等标语口号,提出不准军队勒索老百姓。又在乡村发动农民群众反对拉夫拉差,反对摊粮派款。这一行动惹怒了黄彦英匪军,黄便派人逮捕了周廷贞等许多进步青年学生。为设法营救被捕学生,王佛宗便找黄团中一个原来关系不错的同乡连长,不料此人翻脸无情,致使营救工作未能成功,凶残的敌人暗下杀手,十多名青年为了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王佛宗没有被敌人淫威吓倒,继续为党为革命呕心沥血、竭忠尽智、拖着一副消瘦病体出没在旬邑的崎岖山间小路上,组织革命力量,时刻准备为牺牲的革命青年报仇,终因积劳成疾,病情危重,于1927年7月29日,在他躲藏病身的旬邑县文庙,为党为革命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他是富平籍为党的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第一位共产党员。
来源:富平县委党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康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