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杨晓琳时,是个周五,她格外高兴,因为她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休假了,这个周末,手头上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可以正常休息了,这样的状态可以说是一个基层扶贫干部的日常。
——出生于1988年的杨晓琳,作为富平县淡村镇扶贫办兼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身处脱贫攻坚的最前线,担负着全镇脱贫攻坚推进落实的重任。从接手扶贫工作那天起,她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使淡村镇的困难群众打个翻身仗,就这样,把自己的十年光阴全部“划拨”给了镇上的扶贫与民政事业。

——践初心,抓好党建促脱贫
——“只要我们村的扶贫工作上一有问题解决不了,我就立即给她打电话,晓琳已经成为扶贫工作中的活字典,从来没有不耐烦的时候”。这是淡村镇盘龙村第一书记梁刚对杨晓琳的印象。只要接到镇村干部的电话,杨晓琳会放下手里的活,一一解答。“驻村工作队和我们村干部的扶贫工作热情更高”杨晓琳高兴地说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基层一线。杨晓琳同各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一起,发挥基层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遍访贫困户,通过微信群推广发送用工、种养殖等各类信息,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在晓琳的带领下,我们镇上很多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深入村组、企业、种植基地,遍访贫困户,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声音。”都村村第一书记王喜娟说。
——聚民心,改善民生办实事
——“我家里困难,妻子残疾,娃还上学,多亏了党的扶贫政策好、扶贫干部好,家里的房子改造一新,我再不努力,就真说不过去了。”提起这几年的变化,中合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赵树盈,非常感慨。三年前,这个贫困的三口之家还在靠低保和残疾补助过日子,刚上高中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父母残疾极度自卑,不与外人交流,村民都觉得这孩子性格太内向,是杨晓琳一次又一次来到他家,跟他谈心,为他买衣服、文具,帮助孩子从自卑的情绪里一步步走出来,积极面对生活学习,今年顺利考上大学,杨晓琳又帮他申请了临时救助,上学的学费也不用愁了。同时,赵树盈被安排在村上的保洁公益岗,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对房屋进行了修缮,整个家庭都有了希望。

——促振兴 发展产业壮集体
——看到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从“等着给钱给物”到“主动寻发展”的转变,杨晓琳说,那一刻,她浑身充满了力量。
——贫困户李晓维肢体残疾,家里有养殖奶山羊的基础,杨晓琳便带领村两委班子,为他争取各项扶贫政策,从分配奶山羊、建羊床、建成移动羊舍,李晓维的养殖产业越做越大,现在已经拥有了20多只奶山羊,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成为全市的“脱贫之星”。今年8月,李晓维妻子割草时不小心割伤了手,全家乱作一团,是杨晓琳第一时间上门看望,并为她申请临时救助,帮助他家渡过难关。提起现在的日子,李晓维满心欢喜:“我家能有这致富产业,能及时渡过难关,晓琳可帮了大忙了。”

——2017年至2020年,淡村镇共争取整合各类扶贫资金1966.76万元,支持全镇17个村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了集体经济全覆盖,村集体有了大产业,村民有了致富小产业,贫困户收入有了明显改善。全镇以党建引领,统筹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旧貌换新颜,提升了贫困户和全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同时担任镇扶贫办与社会事务办主任,杨晓琳从刚开始认为扶贫就是救助救济,到吃透国家各类扶贫政策,精准施策、精准到户,也给自己负责的民政工作带来了新的启发和帮助。“现在只要有困难群众来我们社会事务办向晓琳求助,她会在了解群众困难的基础上,发现更多的问题,替他着想更多,想的更长远。”她的同事陈星星告诉笔者。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见证了这位80后青年从扶贫“新手”到扶贫“行家”的成长与蜕变。她用辛勤与汗水换来的出色成绩也多次受到上级部门嘉奖和表扬,多次获得县级“优秀共产党员”、“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称号,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和力量。
——如今,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杨晓琳的身影更加忙碌。为了群众的美好生活,她常说“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来源:中共富平县委组织部
撰稿:梁夏晨
责任编辑:康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