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重要讲话
  3. 组工新闻
  4. 正文
【高举旗帜 响应号召 奋进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县文旅局:学史力行担使命 文旅融合促发展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县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紧密结合,紧盯群众“急难盼愁”和“十项重点工作”,建立项目清单、问题清单,创新工作方法,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全面加强文物保护,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展示富平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米家窑地下交通站位于我县梅家坪镇米家堡村西侧,是关中地区窑洞群落和民国时期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遗存。2018年,米家窑地下交通站故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7月我县启动红色景区建设和米家窑洞文物本体维修工程,2020年11月建成并开放。今年,县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结合米家窑地下交通站景区,邀请专家学者、党团组织及各界群众参观学习,开设红色课堂,边学边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根脉。

县文化和旅游局文管办主任  王国祥
——截至目前已接待团队300多个、游客三万余人次。我局依托13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优势,积极谋划我县革命文物连片保护利用项目,加速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推动红色文化和优秀革命传统发扬光大。

——在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富平革命文物资源的同时,文化和旅游局立足实际,勇于创新,通过加大力度挖掘非遗项目,健全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机制,鼓励和支持他们带徒传艺,建立传习所、展示基地和研学基地、建成非遗展馆等措施。2020年10月由县文化和旅游局建成开放的富平非遗展示馆,展示面积800多平米,展出非遗项目30项,收集陈列实物400余件,在这里,群众可以触摸到曾经的衣食住行,记住富平大地上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到先辈们的勤劳和智慧,激发人民群众爱富平、建设新富平的豪情。

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文化馆馆长  张婷婷
——截止目前,我县共有县级以上传承人87人,非遗项目66项,其中省级5项,市级22项。今年,朱氏正骨术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名录,我县国家级非遗项目增至三个,非遗项目质量和数量处于全省前列。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图书馆把学党史和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宗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把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积极优化对外延伸服务,紧紧围绕“十项重点工作”,今年分别建成图书分馆2个,并在图书馆临街建成了“渭南书苑”富平城市书房+文旅创意产品展示中心,总面积140平方米,设置图书借阅区、数字阅览区、文旅创意产品展示等区域,配备纸质图书5000册,电子图书6000册,书法机、电子棋桌、智慧党建电子屏、电子阅读本10个及文创产品等。

县图书馆党支部副书记   葛海燕
——城市书房的建成,将进一步延伸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受益人群更加广泛,通过文旅创意产品成果展示,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促进,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成为广大群众和游客温馨舒适的“书香之家”和“文化之旅”。

——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局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锤炼党性、提升业务水平的重要契机,办好实事惠民生,开展红色现代戏《红梢林》省际巡演及文化旅游推介,全方位展示富平文化旅游资源,着力培育高品质旅游饭店1家,特色酒店2家,推出特色短线游线路,组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260余场次,受惠群众40余万人,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新期盼。

县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
局长  卢战强
——下一步,文旅系统党员干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提高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提升能力本领,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为民服务办实事的生动实践中,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来源:富平微视

责任编辑:梁夏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