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重要讲话
  3. 专家讲堂
  4. 正文
【健康讲堂】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与治疗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时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猝死,而发病前的“感冒样”症状常被忽视。今天,我们的健康讲堂,一起来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与治疗。


       县医院心血管内二科主治医生  党盈涛

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以儿童和40岁以下的成年人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症者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得病毒性心肌炎呢?

许多病毒都可以引起心肌炎,其中以肠道病毒和呼吸道病毒最为常见。

肠道病毒:1.柯萨奇病毒 2.埃可病毒

呼吸道病毒:1.腺体病毒 2.流感病毒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因此,早期的治疗至关重要,多数患者在发病1-3周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这些症状与普通感冒或胃肠炎相似,容易被忽视。

其他症状: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水肿、乏力头晕等。

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并结合病毒感染的病史进行综合诊断。

那么,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休息:休息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2.饮食: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吸氧: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可给予吸氧治疗,以改善缺氧症状。

      药物治疗抗病毒、营养心肌、抗心律失常、抗心力衰竭等对症治疗;对于病情较重、免疫反应较重的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我们平时应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发生感染及时治疗,一旦发生病毒感染,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