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不断健全组织体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回顾百年光辉历程,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提升组织力的历史。从建党初期建立“党的组织体系”,到明确提出“党的组织路线”,再到科学概括“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党的组织建设内涵不断丰富;从“三湾改编”的“支部建在连上”,到“古田会议”要求的“努力去改造党的组织,务使党的组织确实能担负党的政治任务”,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一系列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方面的党内基本法规,党的组织力不断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进一步增强组织领导力、聚合力、战斗力和引领力,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确保高校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强阵地。
增强政治功能,把准“方向盘”,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推进高校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确保基层各项工作方向正确、道路正确。二是要坚决落实。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任务切实落实到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全过程和各方面。三是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高校党委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院(系)级单位党组织要强化政治功能,师生党支部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组织力,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完善规范标准,画好“同心圆”,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聚合力。“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当前,要抓好抓实高校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牢牢把党员和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做到同心向党、同谋发展、同向同行。一是要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实现支部覆盖面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结合《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拥有科研优势的院系要依托科研团队、学科组、重大课题组、重点实验室设置师生联合党支部,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哲学社会科学院系要依托跨学科项目、理论研究团队等设置融合党支部,拓展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产学研结合突出的院系要依托产学研项目设置校地联合党支部,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和能力;在异地研究机构等设立区域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做好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二是要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覆盖水平,实现工作覆盖面从“形式覆盖”向“作用覆盖”转变。要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坚持党员教育管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发展党员、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党务公开等制度。三是要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育人本领过硬、党务能力过硬的骨干队伍,实现队伍覆盖面从“人员覆盖”向“能力覆盖”转变。要严把政治标准,优中选优、强中选强,选好配强支部带头人;注重发挥党支部书记在学习、教学、科研、育人等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其成长为带动支部工作的“火车头”,打造支部“磁力场”。
推进组织育人,擦亮“磨刀石”,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握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精心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国家需求+育人、岗位成才+育人”模式,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汇聚强大的战斗力。一是要以红色历史文化和优秀典型人物为牵引,积极发挥红色文化的“定海神针”和“凝神聚气”功能,团结带动师生把文化认同与组织认同、精神鼓舞与优秀带动、思想感召与自觉感悟统一起来,着力打造师生精神文化家园,孕育形成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精神力量。二是要在服务强国战略的着力点上、在培育“大先生”的突破点上、在找准人才培养定位的切入点上下功夫,“唱主角”“挑大梁”,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育人功能。三是要以高校组织优势和教学科研人才优势为依托,不断完善党组织共建机制、创新特色党建活动、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等育人渠道,积极为师生成长成才和建功立业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搭建舞台。
发挥示范作用,培育“领头雁”,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学有榜样、比有典型、赶有目标,这是长期以来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通过培育一批优秀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头雁”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整体建设。一是要深入凝练近年来高校党建“双创”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三会一课”、基层党组织书记等优秀典型的工作经验,大力挖掘、培育和选树一批有亲和力、影响力、感召力、公认度高的先进典型,为基层党组织提供一批可学可借鉴的先进典型经验,树立一批可比可赶超的优秀榜样。二是要深入挖掘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突出典型,选树让师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典型,讲好身边人的身边事,充分调动高校基层党组织“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深入抓好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努力增强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真正做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当前,各高校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第二十七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准确把握高校党建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着力健全高校党建工作体系,压实高校党建工作政治责任,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推动高校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努力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