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富平组工
  3. 正文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实现渭南跨越发展

  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做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渭南高新区、卤阳湖开发区、龙门工业园、澄城工业园、渭北产业园、华县工业园等一批产值过50亿元的园区。目前,全市已形成渭南高新区和遍布各县(市、区)的14个工业园区,入驻企业540多家,企业总数和工业产值均占全市的60%以上。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抓手、招商引资的平台、制度创新的载体和财源建设的重要基地。

  连日来,参加市委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同志现场观摩了各县(市、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对加快全市工业园区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快我市工业园区建设,促进渭南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加强四方面的工作:

  一、高起点定位,突出产业特色。要按照规模化、专业化、高新化的方向,科学研究制定园区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定位。将项目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注重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强化工业园区对农村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要坚持项目兴园、特色立园、科技强园,把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作为主攻目标。切实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显特色,滚动发展,总体推进。使每个工业园区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比较优势,不断提高园区的产业集聚辐射功能,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二、创新机制体制,强化服务职能,增强园区活力。我市工业园区建设短期内还只能以政府主导型为主,园区管理机构在建设和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明确园区管委会的职能定位和管理权限,使园区在招商引资、规划建设、项目审批和企业管理服务等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做到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真正实现“小政府、大服务”。要进一步增强园区对各种投资主体的吸引力,最大限度地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培育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亲商富商的社会环境和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数量、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等考核结果与县(市、区)班子考核、有关干部选拔任用等结合起来,引导园区向集约、高效的方向发展。

  三、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园区建设跨越式发展。要下决心创新园区建设运作模式。要依靠内力、借助外力、增强活力,积极吸纳各种资本投资建设工业园区。以土地等要素,通过市场化运作筹集园区基础设施、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探索以出售、出租、转让等方式经营开发的路子,全方位、宽领域地扩大企业受惠面,既要雪中送炭,又要锦上添花,真正使园区成为企业靠得住的温馨家庭。

  四、培养产业集群,在做大做强上狠下工夫。必须通过政策支持来引导园区的发展,使每个园区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要特别注意发挥园区产业集群的吸附效应,吸纳龙头企业落户,加速上游和下游产品的拓展,不断延伸和充实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的整合工作,打造出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终端制造业品牌。一是按照市场需求、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经济效益等因素,安排好发展序列,并制定相关的扶优限劣政策。二是用产业集群的理念引导工业园区产业的发展,制定培育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化发展规划,引导鼓励产业链的延伸,形成新的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三是鼓励新老和本外地企业围绕特色产业,将新的建设、技改、创新、创汇项目放入园区,加快形成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促进园区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渭南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