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发布日期:2008-08-26 00:00:00
选调生培养应突出三个重点
从高等院校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新形势下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事关改革开放大局、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选调生是干部队伍的后备力量,他们思维活跃、知识充足、抱负远大是干部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加强培养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选调生成长进步的现实需要。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加强对选调生的培养管理,应把握三个方面的重点:
1、定向培养。坚持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对选调生“重点是培养党政领导后备人选,同时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培养高素质工作人员”的精神,根据选调生的专业特长和自身特点,确定培养方向,突出重点,进行分类培养、定向培养。在选调生到基层锻炼两年后,根据其所学专业和个人特长,安排到有利于发挥专业所长的单位,制定培养计划,落实帮带责任人,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强培养,帮助他们不断增强自身素质,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始终朝着培养目标健康成长。
2、实践锻炼。实践锻炼是大学生成长进步的有效途径,是他们走向社会、认识社会的必修课。要根据选调生的不同特点,突出重点,增强实践锻炼的针对性。一是“压担子”,负重锻炼。要有意识安排他们到环境比较艰苦、情况比较复杂、矛盾比较突出、任务比较艰巨的地方和关键岗位去经受考验,特别是对于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急事、难事更要敢于抽调他们参与,让他们在完成急、难、险、重工作任务过程中,磨炼意志、丰富经验、增长才干。二是“搭梯子”,上挂锻炼。对素质高、业务强,但综合协调能力欠缺的选调生,选派到上级主要职能部门学习锻炼、以干代训,让他们在更高的工作起点上,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进行锻炼,提高他们的综合协调能力和解决疑难复杂问题能力。三是“加凳子”,适岗锻炼。对工作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选调生,要打破部门领导职数限制,安排到主要职能部门担任领导职务,按照“一把手”的素质要求重点培养。让他们在履行岗位职责,开展具体工作中,不断增强驾驭全局能力和工作决策能力,使其在重要领导岗位上进行再锻炼、再提高。四是“换位子”,轮岗锻炼。多岗位锻炼是干部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增强能力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竞争上岗、交流轮岗等多种形式,使选调生实现岗位交流,让他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适应新环境、开展新业务,在新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锻炼成长。
3、跟踪考察。选调生的管理主体是用人单位,上级组织部门宏观指导,协同管理。在抓好市、县两级定期考察和年度考核的同时,要重点指导选调生所在单位抓好日常培养和跟踪考察。重点考察选调生的政治思想表现和工作实绩情况,要督促培养单位党组织定期向组织部门汇报选调生政治思想及工作表现情况。组织部门要不定期到选调生所在单位考察了解情况,及时向培养单位反馈培养意见。通过市、县、乡(县直单位)三级联合、互动管理,切实做到平时考察与年度考察相结合,全面考察,重点培养,条件成熟,及时提拔,使他们在更高的起点上成长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