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讲群众爱听的话
领导干部讲话群众认可与否,关键是看群众爱不爱听。要讲出群众爱听的话,一要心系群众;二要善用群众语言。 心系群众,就要做到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只有让这颗真诚、真实、真情的“心”在群众中扎根,视群众如同自己的亲人,与民同乐共忧,群众才会信任你,才会和你谈心交友,才会吐露真话、实话、心里话。只有心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一心想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用群众的语言,讲群众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讲与听融于一体,引发情感上的互动和思想上的共鸣,才能赢得群众的掌声和认可。 然而,在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心里无群众,讲起话来,不讲群众愿意听、听得进、有所悟的话,而是夸夸其谈那些口号性、不着边际的大道理。这些空洞的说教,群众不爱听,也听不懂。如此“讲话”,又怎能打动人、吸引人呢? 讲出的话,群众之所以不爱听,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善于或不会运用群众语言。即使你讲的道理再好,但深奥晦涩、脱离实际,群众搞不明白、听不进去,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只有善于运用群众语言,讲出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才爱听、听得懂。 下基层、搞调研,是学习群众语言的绝好机会,但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走马观花是取不到“真经”的。要下马观花,要躬下身子栽花,放下架子浇花。要走更多的路、翻更多的岭、爬更多的坡,到田间地头问计于民,进农家小院话家常,多问一问百姓的冷暖,多听一听百姓的声音,多想一想百姓的疾苦。只有这样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少点“官味”、多点“乡土味”,讲起话来,才能不跑题、不走调,群众听了才会有亲切感,才爱听、想听。当然,话讲得好,更要做得好。要设身处地、竭力笃行,把讲出的话逐一落实到行动上,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做好事中提高威信、树立形象、赢得民心。这样,群众才会打心眼里信服你。 讲群众爱听的话,领导干部要以务实的作风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从迎来送往、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集中时间和精力到群众中走走看看,和群众产生水乳交融的真情实感,为之鼓与呼的心里话有感而发,这样的肺腑之言群众听了自然会入耳、入脑、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