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药 近年来,富平县注重整合资源,着力开设好“四大课堂”,筑起了培育农村实用人才的快车道,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空中课堂。依托该县为民服务联动指挥中心,充分发挥涉农部门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与人才优势,通过开通专家热线、开办“有约村官”电视栏目等途径,向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及时解答群众疑问,讲授各类先进科技以及各地建设新农村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 “空中课堂”,有效实现了资源共享、科技同学、携手发展,促进了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基地课堂。立足于该县农业产业化起步早、发展快、基地多的特点,充分发挥各类产业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基地中的技术能手登台讲课,现身说法。分期分批组织农村党员群众学在基地、干在基地、试验示范在基地,全面提高教、学、用成效,加快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步伐。今年以来,各类“基地课堂”培训人员1000多人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200余名。
流动课堂。根据“新农村工作建设”的需要,由组织部门牵头,从县直有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新农村建设专家调研小组,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咨询服务、发放资料等形式,巡回各乡镇开展零距离服务。同时,还分行业建立了专家服务基层联系点制度,由各行各业的专家定期不定期地深入联系点讲课指导,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不断提高学科技、用科技的能力与水平。今年以来,该县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本地聘请专家教授10余名,深入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等惠农政策,现场示范推广苹果“四大技术”、畜禽养殖及疾病防治等新技术,巡回各乡镇举办讲座15场次,受教育党员群众20000多人次。
固定课堂。充分发挥村级活动场所的作用,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着重上好“四课”,培强培优“三支队伍”,即:上好“党课、思想课、科普课和普法课”,培育一支思想先进、素质优良、善于开拓创新的农村干部队伍,一支讲党性、顾大局、积极实践先进性的党员队伍,一支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守法纪的新农村建设实用人才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提供充足的人才智力保障。目前,该县共建立村级活动场所98个,培育出了10000余人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