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富平组工
  3. 正文
[组工新闻]党建引领风帆劲 招贤纳士强人才

——“十三五”以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集聚爱国奉献优秀人才,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推动富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宫里镇大樊村辖5个村民小组,429户1637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377人,留守独居老人178人,占老年人总数的47%。为解决空巢老人和村里五保户养老问题,2016年,在村党支部书记惠春侠和党员干部的多方努力下,大樊村投资230万元,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旁边建成了互助幸福院。

——为了真正实现幸福院里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大樊村探索“党建引领养老”新模式,由村党支部书记惠春侠兼任幸福院负责人,村两委成员负责日常各项管理工作,党员干部们齐心协力,让“党旗飘 夕阳红”成为大樊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同时,作为全县党建“旗帜村”创建点,大樊村闯出一条“党建+产业”的发展新路子,率先完成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建金银花扶贫产业园1100亩,助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据了解,我县把“旗帜村”创建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总抓手,围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创建“旗帜村”10个、省市级标准化示范村13个;制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办法、规范村级事务运行16条措施,强力推进党组织规范化设置、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及规范化布置三个清零行动,投资1000余万元改造提升村级活动场所,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村容村貌深刻变化,党建水平全面提升。在抓好农村基层党建的同时,我县多措并举做强城市各领域党建。“十三五”期间,创建城市各领域党建示范点24个,建立健全县、街道、社区三级联席会议制度,深化社区共驻共建18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探索基层党建“轮值主席制”;组建小区党支部174个;创建标准化示范点22个;建立小区支部运行新机制,成立党员服务队174支,开展志愿活动200余次。其中,“轮值主席制”成功入选全国城市党建优秀案例。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十三五”期间,为充分发挥热心为农民服务的农业科技服务专家和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作用,我县组建尖柿、粮菜、果业、畜牧、绿化水保5个乡村振兴农业专家服务团,开展百名农业专家服务基层工作,以120名农业专家为引领,带动全县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全部下沉一线,对各镇街道进行网格化包联,以技术攻关、科技推广、技能培训、技术咨询、现场指导等方式实现农业技术服务包联结对全覆盖,打通农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全县各镇均设立了定点技术服务点,每个点挂牌专家2名以上,各农业专家到包联区域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2000余场次,播出专家讲堂电视栏目70余期,受益群众20万人次。“十三五”期间,为破解人才引育用留难题,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我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构建人才政策新体系。出台人才新政26条,建立配套制度24项,选拔入库拔尖人才85人,骨干人才1135人,基础人才14,025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133人,2020年首次自主招聘引进优秀教师及医疗技术人员21人。聘请智库专家43人、人才项目评审专家121人,农业、教育和企业等领域首席专家10人,设立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18个,建设专家工作站10个,柔性引进专家学者26人进站工作;投资700余万对富平人才公寓进行装修,发放人才项目补助资金232万元,落实后期补助268万元;同时积极对接富平籍李校堃院士,创新推进富平“院士之家”建设。2020年,我县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典型案例。

——“十三五”期间,我县围绕“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建起一座座坚强的战斗堡垒,树起一面面高扬的党员旗帜,迈出我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坚实步伐,为奋力谱写富平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来源:富平微视

责任编辑:康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