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薛镇坚持以学党史为载体,以悟思想为根本,以办实事为着力点,以开新局为落脚点,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笃定信念守初心、为民办事勇担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薛镇地处我县东北部,属于山前冲积扇区域,大多数耕地属于旱地,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薛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上级部门,争取到尚书水库引水扩灌项目,于2020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项目一标、三标、四标工程已基本完成建设,新修水渠6221米,新修张村抽水站一座,出水量达到每小时760立方米,有效解决部分农田灌溉问题。

——经过试水,大水灌溉时间减少了,费用降低了,粮食大幅增产。下一步,我村将积极争取农田配套设施8000米,可灌溉农田2000亩左右耕地,让群众发展农业有利可图,让农业种植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尚书水库引水扩灌项目其他标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今年计划再修3800米的灌溉渠,逐步解决2万亩耕地灌溉问题。

——下一步,我镇将积极协调县农业农村局,争取田间配套项目,对杨范、康庄、沟龙、韩村、薛镇、盘石、宏化配套斗渠80公里,彻底解决我镇的农业灌溉问题,加快农田水利本质提升,改善我镇的农业种植环境,建设更多高标准农田。
——在大力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的同时,薛镇下大气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草滩村因地势低洼,一到汛期,雨水就会倒灌村里,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及生命安全。今年5月份,薛镇政府接到草滩村关于汛期排水难的问题清单后,立刻向上级申请项目资金32万元新建蓄水池一座,排水渠300米,项目已于7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草滩村汛期安全问题。

——这排洪涝池修成以后,给群众带来了很大的福祉,第一就是群众出行安全,洪水有了排泄的地方,给群众带来了很大福利,就是好。

——原来一下雨,山区的水都流到了我村上,群众的农田和房屋都灌满了水,这个涝池的修建一下解决了我村汛期的排水问题,洪水从上游被截流,村民的农田房屋从此再也没有被淹过,群众的生命安全都有了保障。
——党史学习教育中,下沟村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薛镇党委、政府支持下,申请项目资金99.6万元,修建文化广场1300平方米,新修700米水泥路,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这条路对群众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绕去了韩村、康庄、缩短了路程,给群众发展花椒产业,带来了致富的路啊。

——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村民开展好便民利民服务,围绕解决实事、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丰富活动等方面,积极发挥党员模范作用,调动多方资源,不断提升村级发展治理水平。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薛镇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紧密结合,通过开展“大排查、大走访”活动,按照“逐村统计、详细排查”的要求,建立各村办实事台账并一一对照解决,真正做到了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忧。截至目前,共办结民生保障、扶贫工程、环境卫生整治、化解矛盾纠纷、改善村级基础设施等民生实事100余件,解决了一大批“急难愁盼”问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下一步,在前阶段良好成效的基础上,薛镇将一以贯之落实中、省、市、县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贯通起来、与落实县委全委会精神结合起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指导,大事大抓、真学实做,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我镇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红色优势、人文优势和资源优势,立足新起点,把握新局势,在党的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社会治理、文化旅游、民生福祉等方面实现突破,推进薛镇高质量发展。
来源:富平微视
责任编辑:梁夏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