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富平新闻
  3. 正文
加大养老服务投入 温暖最美“夕阳红”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支持政策、提升服务能力,着力抓好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多样化、精细化、专业化养老需求,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安。

——85岁的林德文老人,儿女常年在外工作,他和老伴在家生活。2019年老伴因患腿关节疾病导致不能行走,加之自己年事已高,不能很好的照顾老伴,就入住了县老年公寓,这里便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

县老年公寓老人  林德文:我来了快三年了,我儿子有一年说,爸妈你们回去住到咱家里吧,给你雇个保姆,我说我在这非常满意,在这里很好,叫我回去还不如这里,所以我们就不回去。对这里没有一点意见,确实满意的很。

——县老年公寓成立于2017年,是县民政局下设的县内唯一一所集住宿、就餐、娱乐、康复、心理咨询等为一体的公办非营利性社会养老机构,也是渭南市“公建公营”试点单位、陕西省五星级养老机构。公寓设有床位200余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00张,配有专业的服务团队,为老人提供24小时贴心照顾。

县老年公寓接待部  王都爱:我们公寓护理人员平时在做好日常服务清洗衣物,制定可口营养的饭菜之外,每天坚持为老人测量体温、血压,根据老人自身情况不定时的做好安全巡查,做到24小时不间断护理,确保随时随地为老人提供更专业、更贴心的照护服务。

——近年来,我县严格落实惠民惠老各项政策,持续加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县中心敬老院对全县特困老人提供政府兜底性的养老服务,正在对供养服务设施、设备配置和安全管理进行改造提升。

县敬老院院长  王涛:县中心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设计床位100张,内设床位以失能半失能为主,各楼层配套有相应的电视房及娱乐设施,以1:3的比例配备专业护理人员,为入住的特困供养人员提供更加优良舒适的生活环境。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被融入到养老服务中,成为推动传统养老服务向智慧养老发展的重要动力。2020年6月,县居家智慧养老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互联网与平台的结合形成一种 “平台+服务+老人+终端”的现代化智能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县居家智慧养老指挥中心主任  杨巧丽:居家智慧养老指挥中心通过老人家中安装的可视呼叫器以及手上佩戴的智能设备,既可以简单地监测老人的血压、心率等健康指标,也可以帮助老年人进行“一键呼叫”,为周边老人提供助餐、购物等养老服务需求。

——目前,全县已建成特困人员供养机构4所,公办养老机构1所,民办养老机构5所,日间照料中心4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35个,镇级中心幸福院4个,居家智慧养老指挥中心1个,初步搭建起了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格。“十四五”期间,我县将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推动养老服务体系提质增效。实现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推动“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加大敬老院集中供养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加强养老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建立县级养老服务培训和实践基地,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建立校企养老服务人才双向培养机制。

县民政局副局长  曾伟:下一步,我们将以“十四”规划为引领,按照《渭南市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打造乐养宜居城市三年(2021-2023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在落实新建小区养老设施配建、拓展居家智慧养老平台服务、敬老院提升改造、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营等方面,多方施策,持续发力,加快推动养老全产业链培育步伐,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照护水平,奋力开创富平养老工作新局面!

来源:富平微视

责任编辑:康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