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说:“我们的困难是暂时的,要总结经验,以利再战。”“革命不免有牺牲,为理想而战,死而后已。”
习仲勋和著名爱国将领胡景翼将军的独子胡希仲是小学同学,两人关系一直很要好,并始终保持着书信往来。胡希仲后来参加横山起义,走上革命道路,与习仲勋的帮助和引导密不可分。
习仲勋在写给胡希仲的信中,每次总要提及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胡希仲的父亲胡景翼先生的光辉业绩,提醒胡希仲,防止他因认识上的不清楚、不深入,上了国民党的当。
谈到中国的前途,习仲勋以为日本必败,但抗日胜利后的形势不容乐观。蒋介石亡我之心不死,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必然会卖国求荣,借助帝国主义的力量,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他告诫胡希仲,现在的任务是全力抗日,但如果看不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那就要犯错误。中国的前途取决于我们与蒋介石的决战,只有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光明的未来。
他在信中还说,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一切都是空话。为了胜利,唯一的选择就是抓起枪杆子。他要求胡希仲要充分利用统一战线所形成的合作局面,依靠群众,联络进步朋友,搞出自己的格局。不要怕得罪国民党,也不要听信那些只讲策略,而常常把人民的根本利益置之脑后的人的宣传,要积极创造条件,随时有所作为,并承诺“要枪给枪,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习仲勋表示,只要干起来,即使闹下天大的乱子,也不用怕,自己愿负一切责任。
1943年冬,时任绥德地委书记的习仲勋派侯金榜持信到西安见胡希仲。侯金榜在耀县被捕叛变,供出了习仲勋和胡希仲的关系,以及习仲勋派他此行的任务,胡希仲随即被捕。
敌人对胡希仲软硬兼施,要他声明“上了习仲勋的当”。深受习仲勋革命思想熏陶的胡希仲立即予以痛斥:“同学之间的通信也成罪过,你们的民主自由何在?”一个矮小的特务狞笑着说:“这难道是一般的通信吗?这是要搞武装暴动,是破坏抗日,是卖国行为!”胡希仲不知道习仲勋的信中写了些什么,从特务的问话里他间接地知道了信中的内容。但他想,无论如何,绝不能上敌人的圈套。敌人把胡希仲关了一个多月,审讯十余次,却始终没能从他的口中捞到半句“检讨”。后经国民党元老张继等人的鼎力营救,胡希仲始得释放。
“侯金榜事件”后不久,胡希仲又收到习仲勋的来信。这封信是从门缝塞进来的,胡希仲急忙去看,已不见人影。习仲勋显然已经知道了候金榜叛变和胡希仲脱险。他认为胡希仲没有上敌人的当,做得很对。习仲勋信中说:“我们绝不怕蒋介石,我们的困难是暂时的,要总结经验,以利再战。”又说:“革命不免有牺牲,为理想而战,死而后已。”
恢复自由后,胡希仲行动很不方便,时常有特务监视。偶有书信,也大多是劝慰保重之类,国事则很少谈及,唯有习仲勋的信能使他振奋。习仲勋在信中虽然也谈安全,甚至说到如有必要,随时可以进入边区,但中心是讲革命精神,讲如何克服困难,失败了再干。
胡希仲在回忆文章中说:“我喜欢仲勋的性格和他那钢铁般的语言,对于危难中的我,这实在是最好的慰藉。”
(本文摘自《习仲勋的故事》 作者:崔晓民 温若谷 崔利民)
责任编辑:康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