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年7月上旬,习仲勋同志第一次到宝安县调研,轻车简从,乘坐一个七座的小面包车,随行的有省委分管经济工作的王全国同志、南方日报社副总编辑张汉青同志等。
——省委历来重视解决边境偷渡问题,习仲勋同志到广东后,听到有关偷渡各种不同观点,很想早日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好这个老大难问题。这可能是他选择宝安县作为下基层第一站的主要原因。
——调研第一天,习仲勋同志来到沙头角。沙头角有条中英街,陆地相连,两种制度,对比鲜明,凡是从中央、省里来的领导到宝安调研,都要去那里看看。
——中英街尽头是一条排洪沟,沟边开阔地带上,有一个来料加工场,习仲勋同志停下脚步,边看边听镇委书记张润添同志汇报。仲勋同志听了很高兴地说:“你们可以发展来料加工,把外贸基地搞上去。不仅可以搞农业,还可以搞工业。什么能挣外汇就搞什么,厂外加工也可以搞嘛。”
——当天往沙头角的公路上,仲勋同志看到被边防部队抓住的两名偷渡人员被铐在路旁,急着要下车询问情况,我向他建议待回程时到莲塘部队临时收容点上再询问。回程时虽然已经天黑,还未吃饭,他仍然坚持要到边防部队莲塘临时收容点去询问被收容的偷渡人员。
——第二天我们去了皇岗,又到了水围大队和渔农村,走访了民兵英雄、反偷渡积极分子郭胜全,仲勋同志和基层干部、社员交谈,嘘寒问暖,询问老百姓的收入情况,非常平易近人。还参观了“三来一补”假发厂。他认为,只要搞好生产,巩固集体经济,有一定物质基础,制止外逃才有可靠保证。
——仲勋同志三天调研,边看、边听、边问,边思考、边回答,主要内容是解放30年了,香港那边很繁荣,我们这边很荒凉,有些地方,破破烂烂,一定要下决心改变这个现状,要努力尽快缩小两地差距。群众偷渡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出了问题,农民负担很重,只要政策对头,经济很快可以搞上去,偷渡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林彪、“四人帮”把我们很多思想和事情都搞乱了,一定要抓好整风,一边整风、一边整改,过去“文化大革命”搞错的,都要改过来。当前主要是旧的条条框框多,特别是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许多本来是正确的东西也不让搞、不敢搞。外贸基地规划好了就要干,说干就干,要讲求实效。外贸基地建设主要看香港市场需要什么,什么价高、赚钱多,你们就种什么、养什么。只要能够把生产搞上去,农民能增加收入,国家法律没有规定不能搞的,就大胆干,不要先反他的什么主义,资本主义有些好的方法我们也要学习。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康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