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习老风范
  3. 正文
毛泽东与习仲勋三次重要面谈

——1943年春天,习仲勋在任关中分委书记期间,扩大了地区面积,发展了生产,改善了人民生活,获得了社会稳定,干部团结,群众拥护,正准备再大干一场,突然接到要他去绥德新区任书记的调令。这个新区的面积比较大,人口众多,情况复杂,一些中央机关和干部住在那里。他开头还有点留旧情绪,但毛泽东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便有针对性地鼓励他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没那么敏感了,到新的地方去也是锻炼嘛!”习仲勋听后豁然开朗,留旧情绪消除了,便精神焕发、兴高采烈地走上新战场。果然,他在新岗位上获得了政治上、能力上的更大提高。

  1945年冬,中央为了适应抗战胜利后的新形势,决定调习仲勋到西北局机关工作。习仲勋从自己的经历和本身情况考虑,向毛泽东表示:“我长期在地方上工作,没有领导机关 工作的经验,恐怕难以胜任。”

  毛泽东便立即抓住要害,言恳意切地鼓励说:“正是因为你长期在下面,没有在上面,所以才调你到上面来工作。 把你调动一下,放在新的岗位上,你就得动脑筋了,就得调查研究,想办法把工作做好。”

  毛泽东的话理正言顺、诚恳亲切,给习仲勋增加了力量和勇气。习仲勋到任后,全力协助彭德怀取得了西北战场的胜利,在广阔的五省进行了土改,创造性地解决西北民 族问题。他本人在思想境界上、组织领导能力上有明显升华。他的战友马文瑞和贾拓夫说:习仲勋自到西北局以后,在政治上、在执行中央路线方针上,上了个大台阶。

——1952年,中央决定撤销大局,加强中央机关的力量,毛泽东提议调习仲勋任中央宣传部部长。习仲勋觉得和自己的经历不相称,向中央提出意见。一天晚上,我接到通知,要第二天早上8点半去西便门车站。

  这天,天气晴朗,乍暖还寒。我到了车站,看见毛泽东率程潜、张治中、陈明仁等几位民主人士上了火车,习仲勋也在其中。他们原来是去南口视察詹天佑修建的盘山铁路。

  詹天佑是中国近代著名铁路工程专家,留学回国后,一心扑到祖国的铁路建设上。当时凿穿山洞修路的办法还未盛行,他发明用推拉盘转的方法使火车可以翻山越岭,开创了我国在山区修建铁路的先河。毛泽东领他们视察铁路,还看了詹天佑的铜像和碑座上的介绍。毛泽东安排此行的用意:一是彰显共产党尊重科学,尊重科学人才;二是宣示中国将要大力进行经济建设,号召全国人民踊跃参加。

  毛泽东在火车上给习仲勋讲了一件富有意义的事。从“杯弓蛇影”说起,他说:蛇,这东西奇形怪状,无脚无手,行迹无声,样子很可怕;但有人把它捉住后,先从观察它的结构,摸索它的特性,了解它的要求,慢慢找到了它的生活规律,就训练它,最终把它拿到手里玩,缠到脖子上耍,表演给人看,不但不可怕,而且很驯服。习仲勋悟性高而且聪敏,听了毛泽东的故事后,即说:主席,我懂,回去就上班。

  这个故事一方面反映了毛泽东知人善用,善做政治思想工作,同时体现了习仲勋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崇高境界。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康煜